科学家培养出人类味觉细胞,这一进步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因感染、放疗、化疗和化学暴露导致的味觉丧失和损害。
美国莫内尔化学感官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后证明,人类味觉细胞可以维持培养至少7个月。这一发现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了解人类味觉以及它在健康和疾病时如何发挥功能的工具。这一进步终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因感染、放疗、化疗和化学暴露导致的味觉丧失和损害。 细胞生物学家哈坎•奥德内尔说,“因口腔癌进行化而放疗的人通常味觉会丧失,导致没有食欲、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这项技术的成功给这些人带来了希望,因为它最终会给我们提供一种检验味觉恢复药物的方法。” 味觉细胞存在于舌头上的乳头状突起中。这些细胞含有与食物中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的受体,能让我们感到甜、咸、酸、苦和鲜。人体有产生味觉细胞的能力,前体干细胞每10~14天就会产生新的味觉细胞。多年以来我们一直相信,味觉细胞需要附着到神经上才能正常发挥功能和再生。因此科学家认为不可能分离和培养这些细胞,从而缩小了我们对人类味觉细胞如何发挥功能的研究深度。“不可能这样做的观点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生物学家南希•罗森说。 莫内尔化学感官中心的科学家在2006年首次证明,小鼠的味觉细胞可以成功维持培养,从而消除了这种观念。在最近发表于《化学感觉》杂志上的研究中,他们又把这种方法用到人类中。 他们通过志愿者舌组织小样本证明,人类味觉细胞的确可以培养再生。他们还进一步证明,新产生的味觉细胞从功能上保留了父辈细胞的关键分子和生理特性。例如,新的细胞也可以被甜的和苦的味觉分子所激活。“体外产生味觉细胞的结果可以证明,通过直接刺激神经使前体细胞产生功能性味觉细胞不是必须的。”奥德内尔说。 培养味觉细胞可行性的建立增加了认识味觉的很多机会。“从人类味觉组织中获得细胞培养要比从其它组织或其它物种中获得组织培养所产生的结果更容易应用到临床。”罗森说。这些培养细胞也可被用来筛选和识别能激活味觉受体的分子,一个例子就是盐的替代品或增强剂。 “这种模式将帮助科学家找到新的方法来设计和建立过去不能培养的人类其它细胞的培养模型。”奥德内尔说。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