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破解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

时间:2016-04-21 19:35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未知

记者4月19日从山西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棉花研究所张慧杰团队,突破传统的植物生理性病害研究方法,把作物栽培学和库源理论融入植物病理学研究,填补了以上学科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破解了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病因,研究结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于《植物病理学报》。

据介绍,棉株红叶茎枯病严重度与其铃叶比呈高度正相关。对影响红叶茎枯病发生的生态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影响棉花发病的主动因素是现蕾期至盛花期间的土壤水分,影响发病的关键因素是蕾铃脱落率。因此,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主要病因,开花期以前棉花代谢源(叶)的生长量决定着病害发生的时间和严重度。

张慧杰等人还发现,棉铃钾含量的最大增长期与果枝叶钾含量的最大减少期同步。随着棉株去蕾量的增多,其铃叶比依次减小,棉叶中钾的转移量亦循序降低。由于红叶茎枯病棉株的铃叶比大,叶片向棉铃输送的钾素多,所以病叶钾的含量偏低,这是长期以来将棉花铃叶比失调引发的继发症误认为是其原发性缺钾的原因。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