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研究揭示裸鼹鼠不怕痛原因

时间:2016-10-17 12:31来源:科学网   作者:未知

非洲裸鼹鼠是一种奇怪又有点丑陋的动物。这些“小家伙”能活32年,它们对癌症有不可思议的抵抗力,而且感觉不到一些疼痛。近日,刊登在《细胞—通讯》上的新研究显示,进化变异使得裸鼹鼠拥有独特的“无痛”感。

“我们认为精密的进化将疼痛信号变得没有功能,而且不再强大到能危害这种动物。”该研究负责人、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教授Gary R. Lewin说。

通常,感觉神经元遭遇高温和炎症袭击后,神经增长因子(NGF)分子会绑定一种名为TrkA的感受器。而这会触发TRPV1通道打开,一旦通道被打开,神经元就会告诉大脑,疼痛出现了。

Lewin及同事设计了数个研究,发现了裸鼹鼠在这一过程上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它们的TrkA感受器出现了一点变化。例如,如果科学家将小鼠细胞中的TRPV1通道转换成裸鼹鼠的TRPV1,然后热痛过敏仍照常发生。但如果一个细胞拥有普通小鼠的TRPV1和裸鼹鼠的TrkA,那么细胞就感觉不到痛了。

之后,研究人员将裸鼹鼠TrkA感受器的基因与其他26种哺乳动物及另外5种非洲裸鼹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裸鼹鼠TrkA的氨基酸出现了变化。而进一步研究揭示,如果裸鼹鼠暴露在10倍浓度的NGF中时,它的TrkA感受器将像其他动物一样反应。

另外,新研究还发现,,裸鼹鼠与生俱来的疼痛传感器数量与新生小鼠大致相同。裸鼹鼠成年后,这些传感器的数量才减少。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