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中国首台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成功研发

时间:2017-11-25 15:09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未知

3D.jpg

23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活体器械的功能材料与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技术开发”重点专项启动推进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Bio-architect?X”,这标志着中国生物3D打印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实现了从“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据悉,“Bio-architect?X”紧扣临床转化和应用需求,完成了50余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可以实现对医疗制品的大批量稳定制备。其中关键技术创新“离散制造微层析成像技术(MCT)”,从基础原理的提出到技术实现,全部由项目组内的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

“现有的CT、激光共聚焦等成像技术受到物体体积、信号穿透深度、射线损伤等因素制约。”MCT技术发明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王玲介绍,MCT技术是在增材制造(3D打印)的同时,基于微层析技术进行增材成像,理论上成像深度不受限,高分辨率、非接触、无细胞损伤,可在线实时反馈控制打印参数,实现对3D打印产品无损质控。

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的成功研制,不但推进了3D打印医疗器械、人工组织器官的临床转化进程,也为新药筛选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将推动中国新药创制与开发。

现场,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肖诗鹰向项目团队颁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书。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