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情商对害羞儿童的内化行为起到保护作用

时间:2023-08-12 09:01来源:新浪新闻   作者:未知


加拿大一项涉及 8 至 9 岁儿童的研究发现,情商低的害羞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内化行为(如抑郁、焦虑和容易体验负面情绪)。然而,在高情商儿童中,害羞与这些行为无关。这项研究发表在《人格与个体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杂志上。
 
害羞是个人在社交场合感到不安和紧张的一种特征,通常会导致他们避免与他人交往。它会严重影响个人与他人有效联系和沟通的能力。因此,害羞的人更容易缺乏自信、与同伴关系不融洽、自卑和孤独。
 
害羞理论认为,导致害羞的主要因素是在社交场合中对威胁的感知增加。与此同时,他们还无法调节恐惧情绪。害羞儿童也更容易出现所谓的内化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焦虑、抑郁症状和容易体验负面情绪。然而,并非所有害羞儿童都会出现这些行为。这表明,有一些因素可以改变害羞与这些不良后果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的作者 Soyoung Jung 及其同事希望研究情商是否可能是改变害羞与内化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因素。情商是指在各种社会情境中识别、理解、管理和有效利用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它包括移情、自我意识、情绪调节和人际沟通等技能。
 
研究人员假设,情商可能是保护害羞儿童不产生内化行为的一个因素。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对一组儿童进行了研究。
 
参与者包括 66 名男孩和 49 名女孩。这些儿童的年龄在 8 到 9 岁之间,他们是与父母一起从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医院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系的儿童数据库中招募的。
 
该数据库收录了在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当地医院生下健康婴儿并同意联系其进行发育研究的母亲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些儿童主要来自中上层社会经济阶层家庭。
 
家长们提供了他们孩子参与研究的相关数据。他们完成了对孩子的害羞(儿童行为问卷)、情商(根据其他情商量表(如黄氏和罗氏情商量表)定制的评估)和内化行为(社交技能评级系统)的评估。
 
结果显示,害羞的孩子往往情商较低,内化行为水平较高。情商较高的儿童往往内化行为较少。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情商确实改变了害羞与内化行为之间的关系。情商低的害羞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内化行为。然而,在情商高的儿童中,害羞与内化行为之间没有关联。
 
研究人员对这些发现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情商可以帮助害羞儿童更好地调节负面情绪,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这种适应性策略可能会保护他们不产生内化行为。其次,较高的情商可能会帮助害羞儿童理解和预测同伴的情绪,从而改善他们的社会交往,使他们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这项研究为科学认识内化行为的发展因素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该研究完全依赖于家长完成的主观评估。这些评估的结果可能与儿童自我报告的结果有所不同。此外,研究设计也无法从结果中得出任何因果关系的结论。
 
这篇题为《儿童的害羞、情商和内化行为》的论文由 Soyoung Jung、Kristie L. Poole 和 Louis A. Schmidt 合著。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