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Euro Radio:结合[18F]FDG-PET与MRI预测颞叶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复发的可能

时间:2022-10-13 12:36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颞叶癫痫(TLE)是最普遍的局灶性癫痫类型,以反复发作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一线选择。在TLE患者中,约30-40%的患者是MRI阴性的。尽管多模式技术包括脑磁图(MEG)、立体脑电图(SEEG)和分子影像学以及多学科团队公司(MDT)的发展,15-20%的患者在手术后仍有严重的癫痫发作复发的情况发生。手术后的癫痫发作复发通常与致痫区(EZ)的范围、切除范围和相关的脑部变化有关。

        在MDT中,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PET)是最常用的功能成像方式,在术前评估中经常与MRI组合使用。关于PET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用正态分布标准偏差(z-score)对集群进行阈值处理被普遍认为是定位癫痫发生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最近的研究中,除了这些对癫痫发病区的综合分析外,[18F]FDG-PET的代谢模式也被用来预测手术后的癫痫发作结果,其中注意到手术区域外的低代谢。在我们最近的工作中,除了PET模式外,PET和功能MRI的结合对癫痫发作的结果也有预测作用。然而,作为这些功能图像的基础,对癫痫发作结果的预测价值的结构基础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

        随着扩散成像的发展,扩散波谱成像(DSI)已引入临床应用。据报道,DSI具有大脑白质结构的定量特性。与传统扩散方法中获取和解码体素内的平均方向不同,DSI还可以获取和分析纤维的众多扩散方向。基于表面的分析技术可用于量化形态学指标。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白质结构模式的解剖学基础,同时结合[18F]FDG-PET的代谢,进一步实现在手术前预测手术后癫痫发作的可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项回顾性研究招募了63名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采用了基于与健康对照组数据库比较的患者PET图像的Z-变换、皮质厚度和与皮质切除一致/不一致的扩散波谱成像的定量各向异性(QA)来量化其对手术后癫痫发作的预测价值。

        在63名患者中,有47名患者的PET低代谢区与手术区域一致。42名患者在手术后无癫痫发作。PET在预测癫痫自由度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4%和68.8%。完全切除PET、皮质厚度和QA异常重叠的病灶,27名患者获得了Engel I,这是预测癫痫自由度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其概率(OR)为19.57(95% CI 2.38-161.25,P = 0.006)。涉及多个脑叶的新陈代谢低下(OR = 7.18,95% CI 1.02-50.75,p = 0.048)和手术区域外有QA/皮质厚度异常的新陈代谢低下病灶(OR = 14.72,95% CI 2.13-101.56,p = 0.006)是预测Engel III/IV结果的两个主要因素。QA预测Engel I和癫痫复发的OR值分别为14.64(95% CI 2.90-73.80, p = 0.001)和12.01(95% CI 2.91-49.65, p = 0.001)。

        本研究表明,[18F]FDG-PET、QA和皮质厚度的一致性对癫痫发作的有预测价值。呈现在多个脑叶的低代谢区和手术区域外的QA或皮质厚度异常,是预测Engel III/IV型癫痫发作预后较差的因素。这些观察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对那些不太可能从切除手术中获益的患者进行筛选,减少不必要的手术伤害。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