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采访

时间:2008-10-27 15:14来源:财经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3次


        10月1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该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对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专访。

  在历时两个小时的专访中,温家宝谈及“毒奶粉事件”和汶川大地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表示希望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以帮助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等。

  据悉,访谈于9  月30  日在中南海进行,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安排这次访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与访谈的《科学》杂志亚洲新闻编辑石磊(Richard  Stone)告诉《财经》记者,令他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温家宝总理在科学方面拥有广博见识,完全脱稿而谈,也不需别人提示,“这有力地表明,他身为政府首脑,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紧急事务,但对于科学依然保持着持久的兴趣。”

  当被问到近来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时,温家宝说,“这次奶粉事件使我们感到非常痛心。我们觉得,事情发生在企业,但政府有责任,特别是在监管方面。我再一次郑重强调,决不能牺牲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在领导救灾方面,《科学》杂志称,温家宝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政治家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技术权威。

  现年66岁的温家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曾在地质部门工作近20年。温家宝对艾伯茨回忆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他正坐在办公室,接到地震部门送来的紧急报告后,知道这场灾害波及的面积很广,受灾的严重程度很高,“我决定立即到现场。”

  温家宝说,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建筑安全在预防地震灾害上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按照这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强度和烈度,来制定房屋建筑的设防规格,特别是那些公共设施,学校、医院,要采取更为安全的措施,使家长们放心、孩子们安心。”

  应艾伯茨的要求,温家宝还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详细解释。

  他表示,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每一个人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第二是全面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第三是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第四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  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走节约资源和生态友好型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四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石磊对《财经》记者说,至少就他所知,这是温家宝第一次对英语世界公开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含义。

  温家宝还强调,农村需要科技,需要大批科技人员。中国还将实行农村高中教育的奖助学金制度,并对职业学校实行全部免费。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2007年美国科学投资中的17.5%被用于基础研究。但艾伯茨提到,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的统计,中国的科学投资只有约5%被用于基础研究。

  对此,温家宝回应说,人们往往因为急功近利而容易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这是应该加以避免的,“我们这些年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认为这个比例还是不够的。”

  今年9月19日,《科学》杂志曾经刊登了中国科学家关于转基因棉可以减少杀虫剂使用的一篇论文。温家宝说,自从实行棉花转基因工程以后,棉花不仅抗虫能力强,产量也提高了。因此,“我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世界性粮食紧缺,更增强了我的信念。”

  谈到能源和气候问题时,温家宝强调,中国的石油现在每年自己产大约1.8  亿吨,进口大约1.7  亿吨。煤炭的产量也超过25  亿吨,这样大量地消费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是不可持续的。

  温家宝说,中国的工业化才走了几十年的路,发达国家已经走了200  年的路,但中国现在就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此次专访温家宝的艾伯茨,在出任《科学》杂志主编之前,担任过美国科学院院长和美国国家科研理事会主席等职务,他对科学教育和国际科学合作特别感兴趣。在专访中,艾伯茨提出科学外交可以成为一个重要工具,帮助缓和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关系。对此,温家宝表示赞同,“科学家的相互联系交流会促进国与国之间经济、社会的交流,多一点科学语言,少一点外交辞令,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温家宝撰写的一篇评论,也即将发表于《科学》杂志上。八年前,江泽民就曾经接受过《科学》的专访并为该杂志撰写评论。

  《科学》杂志由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学术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2007年10月,《科学》杂志亚洲新闻编辑石磊将办公室从东京搬到北京,成立了北京分社。■



在与《科学》杂志主编进行的一场两小时的会谈中,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希望增加基础研究的投资,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将能源消耗每年降低4%,改善食品安全,并利用科学帮助贫困人口。  

温家宝与《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的会谈内容发表在2008年10月1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温家宝撰写的一篇社论以及关于中国科学技术的一篇新闻将发表于未来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温家宝告诉艾伯茨说。温家宝把基础科学研究描述成创新的“源泉和驱动力”。“但是我认为(中国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仍然不足。”  

艾伯茨说,中国的科学技术部报告说中国对科学的总投资的5%被用于基础研究。相比之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报告说2007年美国对科学的总投资的17.5%被用于基础研究。  

但是根据学术论文和专利数量衡量,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科学成就近年来已经急剧攀升。此外,艾伯茨在回到华盛顿特区之后还说,他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见到的学生的优异才华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艾伯茨的中国之旅中,一位和艾伯茨交谈的学生说,在某一个省有50万年轻人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只有70%能被录取。  

艾伯茨访问北京是为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发表演讲。《科学》杂志的亚洲新闻编辑石磊(Richard  Stone)和他一起参加了这场与中国总理以及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的不寻常的会谈。  

温家宝是一位专业地质学家,他管理着中国政府,而且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密切合作,他的谈话“明显体现了他对科学和技术的热情以及他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核心重要性”,艾伯茨说。  

例如,当被问及中国近来的奶粉污染事件的时候,温家宝说生产厂家和政府都必须担负起防止食品未来再被污染的责任。“我们对这次奶粉事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我再次严肃地强调,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温家宝说,所有的食品必须符合国际标准,特别是出口食品必须符合进口国的标准。他还说,卫生部已经被确定为食品监管的主要部门。  

温家宝还承认中国在实现更加环境友好的实践方面面临着挑战,而他承诺中国将继续做出改进。“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必须伴随着能源消耗降低4%,”他说,“以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减少2%。”  

温家宝指出,中国成为工业国只有几十年时间,但是他也指出:“我们如今要承担起属于我们的(保护环境的)责任”。中国的煤炭产量目前超过了每年25亿吨。“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将无法持续下去,”温家宝说。  

艾伯茨向温家宝祝贺了中国近来在航天任务上取得的成功。这位《科学》杂志主编还进一步提出科学和科学外交可以成为重要的工具,用于帮助缓和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关系,因为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承担着促进人类福利的共同目标。  

温家宝对此表示同意。他表示:“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多一点科学语言,少一点外交辞令,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温家宝在下令对2008年5月12日灾难性的汶川地震进行救援的时候应用了他接受的科学训练。在他与艾伯茨的谈话中,温家宝描述了他的灾难响应和帮助防止未来地震破坏的四个优先任务。第一个优先任务是帮助人民,温家宝说,  8万人从地震的瓦砾中被营救了出来。他说他的第二个优先任务是改善余震的监测。第三个优先任务是防止“地震湖”崩溃。温家宝说,蓄水3亿立方米、威胁着绵阳的唐家山地震堰塞湖已经成功排险。温家宝说他的第四个优先任务是在灾害重建的时候防止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出现疾病。  

艾伯茨与温家宝的会谈还涉及了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温家宝解释说,中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科学举措的核心有几个基本原则。  

他特别指出,中国发展的任何规划都必须通过寻求增进物质和文化的繁荣从而把人放在第一位。此外,温家宝还倡导“全面发展”,他将其描述为包括了经济和政治改革或者说进步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他还说中国将尽力寻求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并平衡经济中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最后,他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解决用有限资源支撑13亿人口的固有挑战。  

温家宝指出,创新“需要从娃娃抓起”,他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还强调学生必须培养科学伦理,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并宽容失败”。温家宝承诺“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动摇”。  

温家宝和艾伯茨都谈到了科学教育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改变生活的科学进步和国与国之间更好谅解的重要性。  

巧合的是,温家宝和艾伯茨的会谈也正值AAAS的首个科学代表团访问中国30周年,也是《科学》杂志的北京分社成立1周年。    

艾伯茨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美国科学院荣誉退休院长,他还曾在1993年到2005年期间担任美国国家科研理事会的主席,他对科学教育和国际科学合作特别感兴趣。  

“布鲁斯·艾伯茨在担任了多年的国际科学领袖之后加入了AAAS和《科学》杂志。他的活动已经造就了(《科学》)和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外国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人之间的合作关系,”AAAS的首席执行官兼《科学》杂志的执行出版人Alan  I.  Leshner说。“其中的一个联系帮助推动了与中国总理的会谈。我们也很荣幸地拥有石磊这样的获奖记者,他在中国的科学界和新闻界受到了很好的尊重,因此可以帮助为这种独特的会见建立合适的联系。”  

自从2007年10月《科学》杂志成立北京分社以来,石磊已经报道了那场灾难性的地震等重大事件。他的报道确保了来自中国的新闻和特写文章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科学》杂志上。通过担任中国的英语电视频道——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9套节目的客座评论员,他还寻求提高《科学》杂志在中国的知名度。石磊说,在北京市中心的政府领导人的建筑群内见到温家宝令他感到激动和荣幸。“我无法想象我们在中国的头一年还有什么结局会比这更好,”他说。  

在2007年,AAAS的首席国际官Vaughan  Turekian和Wang帮助(《科学》)与中国的两个主要科学机构正式签订了协议,勾勒出了与出版、科学教育、可持续性、科学政策和女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机会方面的合作规划。除了诸多举措,AAAS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协议还呼吁合作翻译和传播教育材料和高影响力的《科学》论文。  

“这次会谈表明了中国最高层官员对作为他们更大发展计划的关键驱动力的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Turekian说。“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领导人愿意用这样的时间会见一位外国科学家。AAAS和《科学》对获得这样的机会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