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医学进展

通过蛇毒看未来癌症的治疗

时间:2010-08-25 14:10来源:来源: 每日科学 作者: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人体如何对蛇毒毒素产生反应,在中风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发现,并希望也能对心脏病和癌症治疗有所帮助。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人体如何对蛇毒毒素产生反应,在中风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发现,并希望也能对心脏病和癌症治疗有所帮助。日本研究人员在《生物化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通过抑制血小板表面上一种蛋白来治疗异常血凝和癌症扩散表示乐观。

  “血小板不仅起到血液凝固作用,而且还参与了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血管发生过程。这一发现使我们感到十分意外,也为新的血小板作用的研究铺平了道路。”日本山梨大学副教授铃木井上说。

  关于血小板、血凝和中风

  正常情况下,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变得具有粘性,并自然凝集在一起使出血停止。但因疾病而造成的异常凝血会出现危险的血块,如果血块阻塞给大脑供应氧气和营养的血管就会导致中风。

  “人体在正常修复过程中形成血块或血栓是血小板的正常工作。”铃木井上说。“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和中风,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了解和控制其机制下的一些化学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蛇毒能做什么呢?这是一个漫长的话题。

  为何蛇毒会阻止或引起血凝?

  “蛇毒含有多种作用于血小板蛋白的毒素。”研究人员说。“一些毒素会阻止血小板凝固,从而导致被蛇咬伤者大量流血。还有一些毒素,如我们这次重点研究的一种毒素,会激活血小板促使血液凝固。找到这些毒素的靶分子,对我们认识血小板的活化和相关疾病有很大帮助。”

  处于对当时有关蛇毒促进血小板异常聚集(这种情况可导致血栓和中风)这一发现的好奇,铃木井上等人于1997年成立了研究小组,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化学反应的分子基础。他们希望能将所有所了解到的东西用在治疗因疾病所导致的异常血栓形成的研究中。

  2000年,其他研究人员在血小板表面发现了怀疑是C型凝集素样受体2(CLEC-2)的一种蛋白。当时还不清楚CLEC-2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作用是什么,但研究小组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蛋白。经过与英国研究人员6年的合作研究,研究小组在2006年发现,一种从东南亚坑毒蛇毒液中提炼出来的叫凝集素的分子可与血小板表面上的CLEC-2受体结合,并促使血小板形成血栓或类似情况。2007年,铃木井上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叫平足蛋白的分子可以与血小板CLEC-2受体结合,情况非常像蛇毒素中的那种毒蛋白。平足蛋白是1990年在癌症细胞表面发现的一种蛋白,当它与血小板上的CLEC-2受体结合后也会促使血液凝固。

  “为了保护自己免遭免疫系统攻击,癌症细胞会释放平足蛋白与血小板CLEC-2受体结合,使这些血小板凝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围绕癌细胞的保护屏障。一旦被包裹,癌细胞就不能被免疫系统发现,并结合到血管的内壁上进行全身的转移。”研究人员解释说。研究人员在2008年通过小鼠模型证明,没有肿瘤平足蛋白与血小板受体CLEC-2的结合,就能防止肿瘤向肺部的转移。

  从蛇毒到血小板再到肿瘤

  研究小组针对缺乏血小板受体蛋白CLEC-2的遗传工程小鼠胚胎的研究发表最近在《生物化学杂志》上。研究证明,CLEC-2不仅对血液凝固来说是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同类型脉管形成所必需的,特别是携带液体离开组织防止水中的淋巴管。“如果胚胎在发育期间CLEC-2不足,就会扰乱正常的凝血过程,事实上是干扰了正常的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和分化。”研究者说。“事情会杂乱无章,血液充满淋巴管并出现严重的水肿。”

  在某些淋巴细胞的表面也会有平足蛋白的表达,并对淋巴管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这些发现说明,CLEC-2与淋巴管的平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区分血管和淋巴管很有必要。”

  我们知道,肿瘤会生成血管以促进其生长,所以有可能淋巴管的形成会促进癌症在人体内的播散,研究人员说。“我们推测,血小板CLEC-2蛋白与淋巴细胞上的平足蛋白互相作用在淋巴管形成上发挥了必要的作用,也因而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抑制这种作用的药物将会防止肿瘤通过淋巴管进行传播。” 铃木井上说。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