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健康所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易感基因miR-146a

时间:2011-07-12 00:00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作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极强遗传倾向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I型干扰素通路过度活化是其重要的分子表型。microRNA(miRNA)在维持免疫系统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的前期研究发现,miRNA表达或者功能的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存在miR-146a表达缺陷,引起I型干扰素通路过度活化,进而参与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生发展。

最近,该课题组罗晓兵博士在沈南教授的指导下,找到了miR-146a参与狼疮发病的分子遗传学证据,这一研究成果A  Functional  Variant  in  MicroRNA-146a  Promoter  Modulates  Its  Expression  and  Confers  Disease  Risk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近日发表在PloS  GENETICS志上。

该项研究采用候选基因测序的策略,选择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多个人群中发现miR-146a启动子区域存在一个重要的SNP与SLE显著相关。携带疾病相关等位基因的个体,其miR-146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体外功能研究亦证实,此疾病相关SNP不同的基因型与已被报道的狼疮易感基因ETS1编码表达的蛋白转录因子结合能力不同,增加或者降低ETS-1表达水平可导致miR-146a启动子活性的改变。遗传学分析也证实,ETS1与miR-146a可相互影响,在狼疮发病中发挥叠加效应。

该项研究首次鉴定出miRNA分子启动子区域与狼疮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SNP,同时也例证了复杂性疾病中多个易感基因通过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项目的支持。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