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小麦研发取得突破进展,去年以来一批抗旱转基因小麦品种已经在河北石家庄建立生产试点。
据知情人士介绍,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的“抗逆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重大课题于2009年3月19日正式启动,该项目实施以来,在抗旱转基因小麦研发方面已经获得了一批具有生产应用前景的节水抗旱小麦新品系,并在河北石家庄建立了转基因抗旱小麦试验点。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推动转基因小麦研发和试验的快速进展,前不久,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河北石家庄举办了“抗逆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重大课题抗旱小麦新品种培育现场会,有来自农业部的官员、中国农科院领导和专家等约60多位代表到会,并实地考察了转基因抗旱小麦小区试验的情况。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本次在石家庄参加节水抗旱鉴定试验的共有8个转基因小麦品系,其中有3个品系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20%以上。 前述知情人士同时还透露,目前,已有4个转基因小麦品系进入环境释放,46个转基因小麦品系进入中间试验阶段。 所谓环境释放,是为了开发某种转基因产品而需要进行的某种试验,或者是为商品化生产的需要,有意将转基因生物引入开放环境的行为,包括将其施用于田间、牧场、森林、矿床和水域等人工或自然生态系统。 中国重大课题“抗逆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现场会于2011年5月26日在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国家转基因小麦中试基地举行。中国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2家课题参加单位约60多位代表参加了现场会。 课题主持人马有志研究员汇报了抗旱转基因小麦的研发进展。他表示该项目实施两年来,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来自大豆、小麦等作物的抗旱关键基因创制出一批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其中,4个品系进入环境释放,46个品系进入中间试验阶段。经过2009年和2010年二年的多点抗旱性鉴定,获得了一批具有生产应用前景的节水抗旱小麦新品系。 在现场研讨会上,农业部官员肯定了抗旱转基因研发取得的进展,并要求加强转基因安全评价工作,确保产品研发安全有序;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上中下游紧密结合,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的创新团队,加快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的研发进程。 详细报道请登录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http://www.caas.net.cn/caas/news/showNews.asp?id=9107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