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流感研究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确定的8个参比实验室之一。8个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都可以共享各自最新的发现,看看彼此找到的病毒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追踪病毒们变异的线路。中国内地、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地的病毒样本,不断地被送到香港流感研究中心。 管轶的电子信箱也会每天收到以几页计的邮件,大多是其他世卫实验室为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分离出的流感病毒的病毒分离情况、感染情况、暴发情况、分子结构定性分析、来源分析等。 在欧洲相继暴发H5N1禽流感后,通过世卫8个实验室的共享资源,综合过去对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研究,今年2月,管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上描绘出亚洲H5N1们的变异关系。 “……我们国家,云南,03(指2003年发现,下同)、04、05在这里;……越南,03、04、05在这里,跑不掉吧?青海湖的在这里对不对?青海湖之前的江西的在这里对不对?在鄱阳湖就找到它了……这是爸爸,这是儿子……”管轶快速、肯定地指着H5N1图谱的各个颜色和符号,一遍遍激动地阐述。“我们经过大量的围堵,才能知道来龙去脉,它(H5N1)的每个基因都被我们搞定了。” 这是管轶多年对H5N1探索的系统性结论之一,也是对世界传媒有极大影响力的研究结果。他总是为此激动,一方面因为这是建立在超过十年、超过十万个样本研究之上的结论,当然,它又引来了诸多争议,为此他不得不一次次解释。 太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杂志上的这些结论到底是解释性的,它一直没有对管轶最关心的问题——对家禽采取措施——起作用。 管轶曾经向舆论表达过对家禽养殖业的质疑。他认为,超过6成的散养模式无法使鸡鸭鹅避免与其它禽鸟产生交叉传染,而面对变异频繁的H5N1,用在家禽身上的动物疫苗也未必能完全奏效。 同样的一些观点也来自中国农业部。4月初,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官贾幼陵说,大量候鸟北迁,春季家禽大量补栏,长途贩运增多,偏远山区散养家禽疫苗接种不规范,这些因素使我国禽流感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争论还在持续,而管轶还有更多的问题要想。有些是被人反复追问的,比如,禽流感病毒会在人类引发大流行吗? 目前,全球已有45个国家发现有禽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在195名人类患者中,已有半数不治身亡。 “我不知道。没有人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办公室里,管轶不断地踱来踱去,大声打电话,兴冲冲地与内地的科学家谈话,相约在发现有人类感染禽流感时,立刻一起到现场培养活体病毒标本。 “人对禽流感病毒是非常不敏感的,甚至应该说不可能——现在是从不可能里发现了可能——人类还有禽流感病毒不完全了解的缺陷。”说到这个问题时,管轶的声音缓了下来,慢慢沉了下去。面前摆着他朝夕相处的H5N1病毒模型,圆溜溜的,比他的头还要大。 已有科学家开始在这个“万一”的问题上发表结论。2005年年末,美国军事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学家杰弗瑞·陶本伯杰发表文章,认为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病毒,其实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类型。管轶认为,他的研究混淆了人类流感和禽流感,最后必定无法自圆其说。在希腊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管轶不管彼此之间良好的关系,非常认真地与陶本伯杰讨论:“你能这样下结论吗?” 管轶说自己是一个太老实的人,在旁人眼里则是太直率。在他的言论里,经常用到的是“不确定”、“可能”等字眼,而不是世界领先、第一、阶段性胜利等词。 “譬如我说禽流感不会一下子消失。”管轶清晰地记得,2月6号下午6点40分,他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发表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研究报告之前,认真地向国务院科技部提交一份报告,里面列明了他一再申明的调查结论: H5N1禽流感病毒一直没有被消灭或有效控制。 看起来健康的家禽样本中分离出H5N1禽流感病毒。 鸭和鹅等水家禽比鸡带H5N1禽流感病毒的几率要高得多。 内地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个案与活禽市场可能有密切关系。…… 在预防禽流感的征途中,管轶认为自己每一步都向中央提供了建议和参考。“知道多少就告诉政府多少。由政府来决定。国家利益在先。” 即使是讲述他的世界禽流感病毒图谱,管轶也是一脸的焦虑与激动。他似乎总是不懂得笑。这个潜心于研究病毒间父子爷孙关系的人,只有在讲起儿子时脸上才会流露出轻松自然的笑容。“我快要当爷爷了。儿子今年上大学了,我还不是快要当爷爷了吗?”读生物的小管,也像候鸟一样,幼年在美国,长大在香港,现在又飞回了美国读大学。 当然,管轶本身就是一个飞行物体,早年时成百上千次出没在华南的市场和湖泊,现在则忙于四处合作、出席会议。他每天只休息6个小时,其他时间都被安排到以半小时为单位的工作时间表上。 4月4日,穿过多扇厚重的金属门,穿过整个封闭严密的港大流感研究中心区域,管轶跟他胖乎乎的博士后助手,来自澳洲的Gavin Smith,以近乎教学一般的语调用英语交流了几句,然后告诉记者,从办公室可以远远地眺望到自己的住处。那是更接近大海的地方。他打开一扇玻璃窗,在戒烟糖旁边抽起了烟,然后叉起腰轻声说:“那就是我的家。” ■链接 中国政府防治禽流感的四大措施: 对禽流感地区的家禽进行大规模扑杀; 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同时实施广泛的疫苗注射; 采取措施,防止禽流感向人传播; 同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及时通报情况。 中国关于禽流感防治的相关条文 2005年11月21日,我国对外发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该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成为目前我国应对重大动物疫情的最新法规。 与11月1日由农业部公布的《农业部2005年秋冬季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实施方案》相比,该条例对疫情上报条件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一只要发现动物出现群体发病或者死亡的,就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的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而后者经现场调查,如果初步认为属于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当逐级上报。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