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森田疗法:《自觉和领悟之路》(16)

时间:2008-11-09 08:03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560次

 

  • 这么写:"你坚信受到父亲的憎恨也不管父母的好恶。假定遭憎恨是有相当的理由,就应当在此假定下从各方面调查自己的所作所为。然后,一旦知道了自己所想,所为不对的地方必须向父亲好好道歉,这样你与父亲间的亲情之心也就会复活了。另外,如果不管怎样反省也找不到原因的话也没有关系,跑到父母面前老实地告诉他们自己现在受疾病之苦,难以维持生活的实情,请求他们的帮助。那个时候,决不可以说什么父母应该爱子女啦,有照顾子女的义务啦,听出自己的权利反抗父母亲等蠢话,试着求求他们。虽然自己不讨他们喜欢,自己也毫无办法,但现在因患病而生活窘迫,请帮助我一下。如此一来,父母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穷鸟入怀,猎人也不会杀之"。没有人会不帮助真正窘迫的人,这便是人性。就像对待狗一样,不管你任何打,任何骂,它总会钻到你脚边,无论什么恶人都不会恨它。
    看一看他父亲对三子说::"别照顾他",就必须承认他对父母亲有相当厉害的对立情绪,因此他这个人必须抛弃掉反抗状态。


    十一。迷信和正信
    香取:我认为先生作为科学家是伟大的,但另一方面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很伟大。先生是非常透彻的,但易被认为似乎没有信仰。前不久先生患大病时,自认为这次无救了,特地把井上君和我叫到枕边说道:"我死到临头,反而更执着于生,叫你们来是因为想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烦恼,什么是现实"。
    但我认为,具有安心死去的信仰的人倒是也很伟大。他们认为死亡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生命是永恒的。他们信上帝,佛教。如果我也能有这种信仰就好了,可遗憾的是很难办到。
    在住院期间,曾远远看见先生与夫人从邻居在大扫除时扔到马路上的垃圾中收集可作为燃料用的东西去烧洗澡水。另外,先生还和患者一起去菜市捡被扔掉的菜叶和胡萝卜等用来喂饲养着的鸡,兔。虽然当时我也一起去了,但因旁人瞪着眼睛看着而感到很难为情。当然如果习惯了的话,也就没什么了。我想那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记得有一个我钦佩,具有信仰的人,不知从哪个佛教大学毕业。他曾说没有比僧侣更加无信仰了,所以他自己停止了僧侣生活,而去捡拾市内的垃圾。他对着垃圾双手合十顶礼膜拜,从心中感到佛祖让自己去做如此善事,让被扔掉的垃圾变得有益。我自己在拾被扔掉的东西时,常要督促,需要努力才行,而他却非常愉快地,充满感谢地做着。午饭也是吃从垃圾中挑捡出来的东西。他的这种表现只有靠信仰的力量才能做到。他还指导贫民窟的孩子们整理从垃圾中收集来的东西而得到可观的收入,之后又得到众多慈善家的募捐,终于在名古屋建造了钢筋水泥的贫民住宅。他穿着比工人还要脏的衣服,去参加并解决了工人们间的争议。他住的是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其中1/3还是壁橱。他的身高足有2米,听说睡觉时要把脚伸进壁橱才行。屋顶是用马口铁的材料做的,当然也是捡来的。在那间小屋里一住就是10年,如果没有信仰的力量确确实实是办不到的。据此可知除个人的努力以外,还可靠信仰的支撑才能达到某种境界。
    畔上:我父亲是内村鑑三先生的弟子,我也曾经去父亲的教会处听布教,因此对宗教也一知半解地了解。正如刚才香取君听说的那样,虽然某个人说"安心地死去"啦,"视死如归"啦,可是真正的信仰并非是那么回事。认为死后有极乐世界,天堂的想法只是迷信。
    我们在患病时也会去看许多医生,自己也会尝试各种各样办法治疗。然而即使如此也不一定看好,所以才设法来听任先生的治疗。自己的疾病到底会怎样,自己也心中没底。同样,对自己的人生如何考虑也无法得以解决。正因无法解决,才不得不尝试听任上帝,那便是信仰。根本不可能知道死后是去地狱,还是去极乐世界。
    曾听某位有名的基督信徒说过,死后的事只有听任上帝的安排,但实际上真到死亡临头时,根本不像原先所想象的那样,能感受到自己的我与听任上帝之间有深刻的斗争。当然,也不能说这个基督教徒没有信仰。

    森田博士:畔上君的想法与我的想法大致相同,对亲鸾上人的信仰也大致如此。
    大家到我这里来听说森田的疗法与普通的医生不一样,虽说不明白其意义,抱有怀疑。但到现在为止,神经症治疗效果不大,故而显得缺乏办法,只能听任森田摆布。也有边怀疑,边照森田所说的进行。我把那种边怀疑,边实行叫作"顺从"。怀疑的是我,听从的是理智。怀疑和理智的对立越扩大,这两者之间的斗争也就越激烈,那便是"大服从"。毫不怀疑听从森田是盲从,是迷信,与相信新兴宗教和外行人所称的疗法没什么两样。平常我们说的"大疑才能大悟"便是这个道理。神经症的治疗也同样如此,越是以前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有过各种各样迷茫的人越是能够治好。
    愚夫,愚妇念耸"南无阿弥陀佛"只是仅此而已的盲从,与真正的信仰,出色的服从这个境地还相差甚远,也与大疑之后有大悟的亲鸾上人提出的"南无阿弥陀佛"有很大的不同。
    我的话中稍微带点思想的闲谈,也包括了永恒的生命,人生的幸福等,是抽象的语言,没有一定的内容,可因每个人的经验而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哪怕是同一句话,有教养的人,有深刻宗教体验的人与并非那样的人在对此理解方面则完全不同。即使不是那么难懂的语言,比如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出色的人"这样一句话,也因年龄,经验,教养等不同的理解,何况是"永恒的生命"这句话了,更会因人而异,而可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又如向垃圾膜拜的人,香取君及我三者对于"永恒的生命"这方面的理解也有很大不同。我自己在给《神经质》杂志写稿,在《形外会》(森田创办的学术讨论会名称--译者注)上的讲话,对我来说便是"永恒的生命"。


    十二。人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井上:我曾深受不洁恐怖和尖端恐怖折磨。家里人说神经衰弱者不能学习,劝我停学去从事实业。但是我想万一再复发的话也不过就那么一回事,所以仍在继续学习,可是在尽头是否要继续学习呢?
    古闲:不能说因为学习所以引起了强迫观念。应该说你知道自己已痊愈了,所以学习也很好......。他以前学习非常用功,正好在那时有了强迫观念,家里人就误认为强迫观念的原因是因为学习所致而担心不已。

    森田博士:我也曾有过同样的体验。在中学时,患有头痛和心脏不好,一直去看医生。现在回想起来那不是真正的病,而是神经症。可是因为父亲担心我病弱的身体,在中学毕业后就不肯让我再去上学。但因我非常想进一步去上学读书,就对父亲说身体已好多了,结果是讲定去做某户人家的养子并受其照顾才进入高中。以后又因父亲的强烈思念,又从养父家回到老家,再父亲的照料下进入了大学。结果,我抱着神经衰弱的身体硬撑着坚持了学习。尽管我开始时违背了父亲的教导,最终还是对父母尽了孝道,没做一个不孝之子。而我弟弟则是顺从了大人,听从了不敢尝试我的疾病的父亲的话,再高小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因此却被征兵,出征在外,最后战死在异乡。如果我也遵照父亲听说不再学习的话,不是反过来对父母不孝了吗?

    早川:一般的医生都说,担心往往会加重病情,是真的吗?

    森田博士:那与寒冷,痛苦会加重病情的道理一样。在冷的时候会感到寒冷,在痛苦的时候会感到痛苦,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患病时出现担心是理所当然的。万一在大热天时会感到寒冷,那就是热病或有其他原因了。如果在患病时一点也不出现担心,大概就是精神病或意志薄弱性的变态,或某种其他原因之故。患病时只有感到担心,才能够去寻找适当的治疗。如果不出现担心的话,就会像因而那样不愿服苦药,或者像意志薄弱者那样不能接受森田式的体验疗法。
    一般的医生不理解患者的心理,也不知道给予同情,而却用漫不经心,自以为是的心态说什么"用不着担心"啦,"请放心吧"等等。或是让患者去担心不必担心的事,使之陷于烦闷,苦恼之中,坐也不好,站也不好,这样只会使病情恶化。
    再稍微转变以下话题。我在过去对"死亡"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惧感,但过了40岁后,变得有时候会想"死也不错,活着更好"。比如说我在受到变态性精神病患者居心不良欺负的同时,还要苦心去钻研对此治疗方法。当研究工作碰到困难和过于复杂时,就会想如果死了的话就安逸了,所以"死也不错"。在治疗成功,工作告一段落,原稿完成时,会想"活着更好","生死都不错",会得到极其轻松的心情。
    佛教把死亡称作涅磐,认为死亡的同时是生的完成,终结。也就是说困难和成功,痛苦和安乐,生和死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过程"。例如把这茶碗从那里移到这里,那么在那里,茶碗变没有的同时,就在这里却有了茶碗,这都是同一个道理。作为"过程"来考虑苦和乐,生和死时,在整个人生就能不断地变化,创造进化。

    早川:我认为活着尴尬,死也尴尬。

    森田博士:早川君讲得很好,很能够自我观察。我过去也是这样,认为死亡可怕,活着辛苦。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不要怕死,不要光想能否轻松达到人生的种种目的"。这种想法是神经症患者的特征。死亡当然可怕,达到大目的自然会伴有痛苦,困难,只要觉悟到这个极其简单的道理,那么神经症症状,不管是强迫症状还是其他什么症状都会全部小时。对已痊愈的人来说或许会完全能够理解这个道理,但对还未治愈的人来说就像天方夜谭了。
    另外,"不伦是活着,还是死亡都很尴尬"与"活着也好,死亡也好,都不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同一种东西的正反两方面。无论哪方,求生的愿望都很强烈,决不会是那种既想自杀,又要自暴自弃的人的观点。想要自杀的人是决不会如此认真地考虑这种观点的。因此,抱有这种想法地人,即使消极的也好,积极的也好,必定会到死为止还是有作出求生努力的。
    "死也不错"这句话只是说说而已,其实明摆着是不想死。所谓"抛弃希望,断念",只是表达了原有的希望不能得到,仅仅是试图否定原有的想法而已。所以,"死亡尴尬","死亡也不错"都同样是坚持不断求生努力的人所抱有的观点,这则完全不同于自杀者,意志薄弱者的心境。

     

    第二章 调和与适应的生活
    一。欲望和恐怖的调和
    松本:先生曾说过"如果总是提心吊胆,倒反而好"。那么在自己房间里一个人的时候,还有没有那种必要呢?
    森田博士:你的提问方法是神经症患者的特征,是人为地一定要让自己提心吊胆。
    提心吊胆状态就是焦急的状态,一般是指工作欲非常强烈的时候。举个例子来说,在肚子饿着,食欲亢进时的状态吧。我不是说不提心吊胆就不行,也没说肚子不饿不行,即使说过肚子不饿不行,但实际上确实不饿不是也没办法吗?可是如我把自己放在自然状态之中,就会变得自然。
    提心吊胆状态是因为既想做那,又想做这的欲望过高所致,因而不能一一拘泥于自己的心身异常,这样欲望和恐怖就会得到调和,神经症症状就会消失。初想也许认为是因太忙而使注意力分散之故,其实绝非如此。
    用我这里的疗法,有关症状可通过与痛苦或恐怖同化而得以去除。但进一步来说要治本的话,要想在社会中顺利适应,则有必要进一步去体会欲望和恐怖的调和。
    所谓使痛苦与恐怖的同化,是指忍受痛苦,不以玩弄小花招去逃避痛苦。例如,前几天我曾在诊察时对一位失眠症患者说:"不管怎么睡不着也没关系,不用服药或下尽功夫去使自己睡着,坚持下去就能度过"。他回家一实行,果真就能安眠了。

    藤江(主妇):我患有心脏神经症,用同样的观念也行吗?

    森田博士:完全相同。我们所面临的最根本的恐怖就是"死亡恐怖"。从表面上来看即为"求生"欲望。在这基础上,我们发展了想活得更好,不想受人轻视,想左一个了不起的人那样的向上欲,种种复杂无穷的欲望。受神经症症状折磨的人为什么认为疾病是那么可怕,为什么因失眠而苦恼,如果通过自我反省追求一下的话,就会明白归根结底是因为求生,求发展的欲望过强所致。我把这种能洞察自己心灵深处的行为称作自觉,对人生来说修养越多,自觉就越深,就越正确。
    拿我自己的自觉来举个例吧。就我来说,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条件下,"死亡"都是绝对可怕的,对此我有清楚的自觉。我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